由于性接觸傳播引發的沙眼衣原體感染常常會遭到忽視,沙眼衣原體不僅是一種引發女性不孕癥的病原體,而且其會增加個體患腹部腫瘤的風險。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在沙眼衣原體感染期間的一種重要的內源性保護因子。
通過激活p53蛋白的破壞,沙眼衣原體就可以阻斷感染細胞的一系列保護性機制,在許多類型的癌細胞中p53的保護功能往往處于受損狀態,而本文研究揭示了沙眼衣原體感染和特定癌癥發生之間的關聯。
每天在我們的機體中都發生著成百上千種突變,p53蛋白的激活就是為了限制細胞基因組的改變,要么進行損傷細胞的修復,如果損傷細胞不能修復就會啟動細胞的自殺機制,機體往往通常會以這種方式來免于癌癥的發生。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沙眼衣原體的感染會引發機體基因突變率發生急劇增加,而細胞自殺程序的激活對于沙眼衣原體也是致命的;然而為了保護自身免于死亡,沙眼衣原體通常會阻斷感染細胞的自殺程序。如今研究者Thomas F. Meyer揭示,沙眼衣原體可以通過破壞p53的功能來確保宿主感染細胞的存活,這種病原體可以獲取足夠的時間在宿主細胞內繁殖,然而這對于宿主有機體自身來講卻是非常致命的,由于p53作為“基因組的護衛”被破壞,就會增加突變細胞存活的風險,進而這些突變細胞就會癌變從而引發癌癥。
研究人員在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細胞中也觀察到了p53的破壞,人乳頭瘤病毒是引發宮頸癌的罪魁禍首;而沙眼衣原體在宮頸癌發病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可以滲入到生殖道的深處引發輸卵管炎癥,而“此舉”經常不回引起患者的注意。最后研究者表示,沙眼衣原體對p53的影響對于揭示癌癥發生非常關鍵,揭示該病原體和癌癥發病間的關系或可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有效的疫苗或抗生素來抑制沙眼衣原體的感染,進而抑制癌癥發生。
部份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