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急性胃炎是指尚未形成潰瘍灶的應激性胃粘膜急性病變。病變一般僅限于粘膜層,而未侵及肌層。引發應激的因素有嚴重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腦部病變、敗血癥、心衰、呼吸衰竭、肝腎臟器衰竭、代謝性酸中毒及大量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此病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更易發生。
應激因素引起胃粘膜急性損傷的發病機制,目前普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①部分患者與胃粘膜下的小血管收縮引起表層粘膜的缺血缺氧有關。②部分是由于胃粘膜屏障的破壞導致H+逆流,加重破壞胃粘膜屏障。③與胃酸分泌異常有關,敗血癥和中樞神經創傷及手術患者,大多胃酸分泌過多,而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則表現為胃酸分泌過低。④對應激條件下胃局部的代謝研究發現,還可能與前列腺素及其他一些因素有關。
應激性急性胃炎發展很快,多在應激因素發生的24小時出現胃部糜爛,2~4天出現上消化道出血,但也有少部分發生在24小時內或2~3周之后,一般出血量較少,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出血多時可出現失血性休克表現,若不能及時正確處理,死亡率可高達50%。